玉米播種后,自然是滿心期待良好的出苗情況。但有的玉米地卻會出現出苗不齊、出苗慢等問題,影響后續生長,令人擔憂。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情況呢,以下便來逐步講解。
種子問題
玉米播種時,如果使用的種子出現“問題”,很容易導致出苗不齊的現象。“問題”種子包括以下幾種類型:
該品種不適合當地種植;
種子質量較差,出現爛粒、發霉粒等情況;
新舊種子混合。
倘若種植以上三種情況的種子,將會大幅增加不出苗或出苗不齊的風險;出現芽率低、芽勢弱、種子大小不一以及大小苗嚴重等情況。
解決辦法:購買玉米種時,盡量購買當地已經種植多年并且產量較好的品種,此外盡量去當地農資店進行購買。
土壤問題
土壤出現以下情況同樣會影響玉米的出苗情況:
種植玉米的土壤出現了板結、酸化等不利因素時,會導致土壤中的微粒結構被破壞,進一步土壤通透性變差,從而使得玉米出苗不齊等。
土壤若含水量大于80%,那么種子播種后,會增加爛種幾率,即所謂種子被“淹”了,在土壤中會直接爛種,無法正常出苗。
若地塊屬于秸稈還田,在此基礎上進行播種,可能會出現秸稈殘留在地表層上,造成播種的深度不一致,導致玉米出苗慢或差。其次使用旋耕機耕地時,若造成土壤懸空問題,同樣會導致玉米出苗出現問題。
解決辦法:玉米播種時,需保持田間持水量70%-75%左右即可。如果準備播種前,當地出現了降雨,田間出現積水,晚幾天再去播種。此外需細心檢查土壤是否出現板結、懸空等問題,需精細整地。
施肥問題
肥料方面,如果沒有施底肥或者底肥過少,種子發芽出苗所需的養分過少,也有可能導致出苗不好。另外,如果是種肥同播的地塊,一定要注意種子和肥料的間距,8-250px即可,如果過近,有可能出現肥害,也就是“燒種子”現象。
解決辦法:施足夠量的底肥,如腐植酸水溶肥,以保證種子發芽出苗所需的養分。
(文圖來源網絡,若涉及侵權或造成歧義誤解,請聯系作者刪除)